字体
关灯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第(1/5)页
    焉支山之下,万马奔腾。

    如果按设立时间来算的话,夏军的第一个马场还是银州的银川马场,也是目前最重要的马场,承担着战马、挽马、骑乘马、驮马等各类型马匹的繁殖培育任务。甚至到了后期,又开始了绵羊的育种,发展十分兴盛,目前有马约十七八万匹。

    第二个牧场则是天德军城附近的永清栅,原供应振武军、天德军的马场,规模很小。经过多年发展以后,现在有马五六万匹的样子。

    西使城马场是征讨河渭后从零建立起来的,与夏军第五个马场东使城马场在天都山一带毗邻,前者有马四万匹,后者三万匹左右。

    删丹马场是夏军建立的第四个马场,马匹来源是战争缴获及各部进献,发展较晚,但因为条件不错,后来居上,目前有马十五万匹,仅次于银川牧场。

    第六个马场是黑水城马场,位于沙碛,建立最晚,规模最小,马匹数量不过二万多。

    四十多万匹马,规模相当不小了。

    国朝贞观年间,在河陇养马七十万匹。但到了玄宗朝,最鼎盛时也没超过八十万,可能已接近极限,不是牧场的极限,更可能是需求的极限。

    西夏的战马、乘马约五十万匹,比邵大帅还牛。

    辽国就厉害了,官办马场马匹数量超过百万,民间马匹数量不详,但应该也不少。

    至于北宋,有时在二十万匹以内,有时二十多万,但大概就维持在二十万匹马的规模上。对比汉朝在中原养马四十万匹这个数字,北宋马场养羊太多了,二十万匹马更可能仅存在于账册上,实际有多少很难说。

    “几天时间,各部才进献了二万匹马?回来再找他们算账!”邵树德看着牧人们将马匹聚拢在牧场外围,有些不太满意。

    众人尽皆无语。周边各部几乎把能紧急调用的马匹都送过来了好吧?甚至还有马具。

    从生计角度来说,草原人也不太爱多养马啊。若非回鹘人比较特殊,喜欢养马做大事,甘州绝无
第(1/5)页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