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第(1/5)页
    高仁厚耐不住寂寞,带着部分蕃兵赶到了临涣,随后跟着飞龙军一起东行。

    这一日,天高气爽,阳光明媚,老高正在思索着该如何对付氏叔琮,眼角余光突然瞄到了什么,立刻停了下来。

    “这些乃何人?”高仁厚马鞭一指,问道。

    远处的草丛里,坐着老老少少数百人,面有忧色,甚至还有小声啼哭者。

    “回高帅,此皆征来的本地百姓,让他们帮着转运粮草。”有军校回道。

    “这里已是符离县境,离县城不过十余里,可有贼军家眷?”高仁厚问道。

    “有。”

    “挑出来。”高仁厚翻身下了马,说道。

    “遵命。”军校也不问缘由,立刻照办。

    很快,便有梁地出身的将士上前询问。一开始没人愿说,但架不住威逼利诱,很快便有人愿意出来指认——不出意外,他遭到了很多人的唾骂,出卖乡亲,可不是什么好名声。

    “怎还有生病的?”高仁厚走到被挑出来的梁军家人面前,问道。

    “来人,将郎中找来,给他们瞧病。”高仁厚大声道。

    众人都有些吃惊。

    贼兵家人,不杀就已经是仁义了,怎还要给他们瞧病?但高仁厚是洛阳行营副帅,比他们军使契苾璋的官还大,没人敢抗命,于是很快将郎中医官找了过来。

    郎中也不废话,一一上前瞧问,然后吩咐手下去煎药。

    所有人都默默看着,不言不语。

    “杖翁这么大年纪了,回家吧。”高仁厚又走到一名老者面前,见他须发皆白,叹道:“徐镇百姓苦啊,早年有庞勋之乱,后有朱全忠、时溥攻杀多年。年年战鼓埋荒野,可怜可叹,乡间已没多少人了吧?”

    老者本还有些畏惧,一听高仁厚的话,顿时诉苦,自言本是汴州人,跟着两个儿子一起搬来宿州。二子一在雄威军,一在飞胜军,都是正儿八经的衙兵,本以为过上了好日子,可谁成想年年征战,
第(1/5)页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