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第(2/5)页
一凡也瘦,在云集岛生活十多年,常人连十分钟都受不了,可他却在岛上整整生活了十二年。我不知道他会不会像那个病患那样,但我担心他。常评汪梅已经不在了,只剩下他孤零零一个人,我只希望他能学点医术,将来要真有什么事,他也能从自己的角度去为自己诊断。”

    “当然了,我更希望是我多想。一凡虽然瘦,却健健康康,力气特别大,又聪明又懂事,还识大体,这样的孩子老天都不舍得收了他,谁还忍心收了他去?”

    “二叔说的是,常评汪梅不在了,甘教授也走了,他就是我们全庄人的孩子,我们一定不会让他出事!”

    “常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,而他大难不死必成大器!”老中医背着手走上岔道,“家保啊,老叔无儿无女,一凡学了我的医术相当于我的传人,厚斌的事就这样吧,别说老叔没有提醒你,不要让他出来,否则大丧。”

    老中医语气平淡,表达出来的意思却让甘家保出了一身冷汗。

    不知从什么时候,清朝宫廷里传出一句话来,一直流传至今。

    ——宁可得罪太监,不要得罪太医。

    太医古时指的是济世救人的医者,后来专指封建王朝为皇室以及官员们服务的医者。

    大家都知道太监乱政,太监这样那样可怜又可恨,但为何会有这句话从宫里流传民间呢?

    只因为,太医不仅擅长施救,他还擅长施毒。

    在清朝,得罪太监还有破财免灾的机会,不一定会死,但得罪了太医,死活就由不得你了。

    阎王要你三更死,绝不留人到五更。

    把阎王换成医术高明的太医,同样说得通。

    老中医俞二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定居甘家庄,从何而来无人知晓,他还有一个哥哥就叫俞大,也就是俞二口中的师兄,兄弟俩一起来的甘家庄。

    那个时候俞二只有十来岁,还没有甘一凡大,就已经懂得治病救人,不过俞二对于治病救人不太热衷,他更热衷于研究草药
第(2/5)页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