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第(2/4)页
 李隆基端着茶碗小口抿,几口喝茶喝下去,浑身畅快。

    他放下茶碗,看李易。

    李易自己说办法:“要先编新的教材,加上更多的计谋类。以区分儒家所学。”

    “怎么编新书?”李隆基愁了,编书很困难吧。

    “若三哥想给陛下出策,弟这里倒是可以写一个,三十六计。集已往故事和史实,说出计策应用。”

    李易决定拿一个,拿个简单点的,但又很有意思的书。

    “哦?可说一两个?”李隆基迫不及待。

    “第一计,瞒天过海,备周则意怠,常见则不疑。阴在阳之内,不在阳之对。太阳、太阴。

    就以太宗薛礼征辽的事情来写,话说贞观十七年,太宗御驾亲征,统兵三十万……

    隋朝将大举攻陈,隋朝将贺若弼因奉命统领江防……”

    李易开始抄,凡是现在之前的故事都能抄。

    “好一个瞒天过海。”李隆基听完第一计,击掌称赞,有故事、有纲领、有讲解。

    他搓搓手:“第二计呢?”

    “第二计,围魏救赵,共敌不如分敌,敌阳不如敌阴。治兵如治水,锐者避其锋,如导疏……

    赵国伐卫……魏惠王令庞涓讨赵……孙膑计出,佯攻襄陵……”

    李易又讲出来第二个,他讲得不快,又仔细给分析,反正是抄,不费劲。

    “好,好,围魏救赵好,此计妙极。”李隆基喝一大口茶水。

    转头又看李易:“第三个呢?”

    “待弟想想,眼见晌午。”李易不愿意说了,累,回头写下来,然后交给三哥。

    李隆基意犹未尽,但还是点点头,确实该吃饭了,茶水凉了,刚才还灌了一大口。

    满意,果然吧,来庄子问才是正确的,问宰相们没用。

    看易弟,又出主意又出书,张口就来。

    两个人出去,王皇后已在单间里坐着了,今天中午吃鸭子。
第(2/4)页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