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第(1/4)页
    第七十九章

    要不总说环境能改变一个人呢?孟母三迁为何成了经典?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,这套理论,并非空穴来风,而是因为人本身便是一种社会性的生物。

    在长久的进化中,模仿这门技艺,被人类发挥到了极致,你以为那叫学习?但实际上,不都是在模仿么?无论是走路,跑步,游泳,健身,吃饭,使用筷子,打球,开车……这些行为,哪一样不是在模仿别人?

    这并不是在说,模仿不好。恰恰相反,人类能崛起,能发展到今日,正是因为模仿的功劳,当然,这不仅是单纯地依靠模仿,而更多的是依靠创造,不过,创造不也是在前人的基础上,建立起来的么?

    没有那些传承已久的‘模仿’,又哪来的创新?那些凭空出现的,跨时代的发明与创造,虽然在历史的检验下最终被平冤昭雪,但那些创造者们的下场,可就没几个能称得上是‘好’的结局了,甚至他们在世的时候,还要背负着同时代,所有人的歧视,嘲笑,讥讽。

    无论是处于何种目的,人类的模仿才能,确实是其他生物所不能及的,以至于只要一人能掌握的本事,几乎没有例外地,所有人只要通过学习,都能学会,差异无非是精通与普通,熟练与一般。

    但也因此,造成了一种宛如梦魇一般的条件反射,所有人都在下意识地模仿别人的行为,这,或许也就是人类三大本质的由来原因之一了。

    亦如在一个全是娘娘腔的环境中,一个直男想要融入进去,而不是被排挤在圈外,那么他就不得不也变成一个娘娘腔,哪怕心中千般不愿,万般抗拒,最终也只能选择无奈接受。

    又比如,在一个学习氛围十分浓郁的环境中,如果你一个人在打游戏,就会觉得自己很另类,并且在长久的接触中,根本无法理解别人所说的例如什么‘蔡加尼克效应’‘贝博规律’‘拉格朗日中值定理’‘苏格拉底痛苦论’‘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’‘诺德斯顿法则’……等等等等,当你满脸问号的时候,别人欲言又
第(1/4)页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